木结构框架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因为榫卯机构和斗拱承重,不仅美观而且轻盈抗震。一代代匠人传承着木结构营造技艺,在今天传统文化兴起的岁月里,通过一个个仿古建筑让人们欣赏传统建筑之美。“关中木构营造技艺”今年成为市级非遗,它的第三代传人安武涛1990年当学徒后,就再也没离开过这个行业。
安武涛家在户县,他17岁入门跟舅舅段桂荣家学习营造技艺。如今的木匠早已各有专长,专注于其中一个领域。但营造技艺却仍然用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古建所有流程都精通的全才。“我从大木作里的木构件学起,先学处理木材的放线、推、刨,然后开始制作榫卯。”安武涛说榫卯是古建中代表性的结构,制作难度很大。因为零部件大小、凹凸尺寸都要心中有数,最后组装起来才能纹丝合缝。
原来,营造技艺有不同的专业分工,大木作、小木做、瓦作、砖作、油作……其中大木作占主导地位。17岁入行的安武涛今年已经45岁了,他跟随舅舅走南闯北,用10年的时间完成各类技艺娴熟,可以独当一面。如今,他在户县有了自己的加工场地,每年的仿古建筑工程不断。
在加工现场记者看到生动立体的微缩建筑模型,安武涛说在木构件制作前,先按比例把仿古建筑先做成微缩模型,每个零部件按比例缩小,然后组装成功。就像提前预习的立体图纸一样,然后就可以开始制作各个部件。之后的木构件如何制作呢?
他的加工场地,俄罗斯樟子松正在车床上等待切割,这是制作木构件的第一道工序,先要将原木切割。安武涛说这个步骤如今已经用机器取代过去的手工切割,更加省力精准。随后对原木打磨,将上面的纹路处理光滑。第三步是防腐工序,木材入浸泡池用防腐药水渗泡30分钟,防止生虫。等这些木构件制作好之后运到安装现场还要抹一层桐油进行二次防腐。第四步是等木材晒干进入制作工序,做柱、梁、檩、枋、斗拱等大小构件。这个过程更加复杂,因为不同的构件都各自的工序。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正在雕刻的装饰性木构件,过去的手工雕刻如今也可以用机器雕刻替代部分,木构件在机器上360°旋转,纹饰图样一点点雕刻出来。“机器雕刻之后还会手工修理,因为雕出来的样式还是不够细致。”安武涛告诉记者,以前雕刻每人每天只有零点几个平方米,现在一台机器一天可雕刻一平方多米,效率还是大大提高了。
等所有做好之后,进入最后的环节就是运到安装现场组装起来。安装后意味着仿古建筑主体完工,随后再进行墙体砌筑、油漆彩绘等,这时一个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就会完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