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唢呐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相传唐明皇女婿郭爱被流放周至勒马时,自解烦恼,将自己所戴的帽芯子盔上的铜管与房顶棚上的芦管结合在一起,做成唢呐吹奏音乐,并因此被皇帝特赦,留下周至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成为周至唢呐的源头。因而勒马村吹唢呐之风代代流传、经久不衰。现在,周至唢呐主要分布在终南、辛家寨、侯家村、青化、竹峪、广济、翠峰等地。
周至唢呐具有通俗性、趣味性、实用性的特点。它的通俗性首先表现于它的曲目标题性,通过标题给人们以解说联想,使人们易于了解和欣赏。趣味性主要表现在乐曲的“戴帽”、“穿靴”上。“戴帽”是指乐曲一开始先奏几小节后,才入正曲。其作用不仅为了统一音高与音速度,还有提示作用。
“穿靴”指乐曲结束后,再奏一段速度较快的乐曲,它虽不完全与所奏乐曲要求一致,但能形成高潮,适应观众欣赏情趣的需要。周至唢呐演奏曲目在原有的实用性上有了创新和发展,艺人以吸收民歌,或创作歌曲为基调,进行改编尝试,以扩大演奏曲目范围,在日常演奏实践中,艺人精选了许多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从而发展和提升了唢呐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常演奏的曲目有六七十首,有曲谱记录的就有二百余首。大型曲目有:《三难女》、《刮地风》、《雁落沙滩》、《水龙吟》、《赏宫花》、《飘雪花》、《单双放牛》等。
周至唢呐属木制双簧管乐器,由哨、气牌、芯子、杆和碗五部分组成。特技表演有顶砖、挂壶、坠凳、口鼻同吹、喷火、哑巴戏等十多种吹法,堪称一绝。周至唢呐在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等仪式伴奏,通过唢呐演奏,给红白喜事增加气氛,召回祖辈魂灵,和谐邻里关系,民俗气息浓厚,艺术特征鲜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其传承历史、演奏风格、曲目通俗趣味,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周至唢呐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演奏组合形式上灵活多样,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为了保护周至唢呐,周至县文化馆全面细致的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艺术档案、深入开展理论研讨、成立周至县民间艺术表演团,使唢呐演奏水平得到最大的提高,更好的传承发展。传统音乐项目《周至唢呐》被列入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