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遗

西安市的市级非遗项目——三意社秦腔艺术

发布时间:2021-10-20 09:34:13 | 来源: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臻

三意社原名“长庆班”,演艺活动始于1895年,至今已有120年的演艺史,创始人苏长泰。1915年开始扎根西安,更名“长庆社”,1921年,社长耶金山以苏长泰三子的小名如意、双意、三意的“意”字为由,将长庆社改名“三意社。在一百余年的漫长岁月里,长期活跃于西安戏曲舞台,为秦腔剧种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演出大量优秀剧目《赵氏孤儿》《火焰驹》《狸猫换太子》《打柴劝弟》等,并涌现出大批著名秦腔大家,如苏哲民、苏育民、苏蕊娥、王辅生、肖玉玲等。

2005年,三意社与易俗社、秦腔一团、五一剧团合并为西安秦腔剧院。2009年,西安秦腔剧院整建制移交曲江新区,在新管理体制和政策条件支持下,老树新生、再绽新花,三意社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繁荣的最佳时机。三意社现有演职人员120余人,有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侯红琴和张涛,国家一级演员康亚婵、王战毅、马璐璐、雷红茹等一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尖子演员,可谓是群英荟萃,光彩熠熠。

在强大的演员阵容面前,三意社抢抓时机,贴近群众生活,以“精品化创作”为指导,创排了大型秦腔历史剧《杨贵妃》《曹植》(又名《七步诗》)《大明宫》、秦腔传统戏《集云山》《花打朝》等一系列新剧,复排了优秀传统剧目《杨门女将》《玉堂春》《五典坡前本》《游园逼宫》《化墨珠》等30余部作品。其中《大明宫》获第五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优秀演出奖特别奖,《曹植》获第六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改编创排传统戏《集云山》获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优秀导演奖、编剧奖等十余个奖项。

精品剧目的创排和优秀人才的培养,让三意社牢牢占据着西安秦腔舞台的半壁江山,伴随着社会知名度的显著提升,近年来三意社承接的演出场次也逐年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证明了三意社的演出水准和专业实力,反映出三意社在陕甘两省的巨大影响力,为秦腔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而辉煌的贡献,是戏曲艺术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