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化寨位于西安市西郊,是一个有着仰韶文化遗址的古村寨,这里曾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生活的地方,出土的陶器彩绘异常精美。秦时,这里是皇家园林“上林苑”的组成部分;汉武帝时,为了讨伐昆明国,在此“建有昆明池模拟昆明国境内的滇池,用来操练水军”……历经十几个朝代的沧桑变迁,这个村寨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鱼化寨“娃娃哨”被传承了下来。
最早记载见于东汉(公元25-220年)安宁临泾人王符所著《潜夫论·浮侈篇》记载:“或以游遨博弈为事,或丁夫世不传犁锄,怀丸挟弹、携手遨游。或取好土作丸卖之于弹,外不可以御寇,内不足以禁鼠雀……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从这些文字中可以证实下事实:一是有人取好士做弹丸出售;二是“泥车瓦狗”、“马骑倡俳”都是“戏弄小儿之具”,亦即儿童玩具。这说明,东汉时期的泥玩具、陶玩具已比较普遍。从考古工作者所发现的大量汉代的“泥车瓦狗”、“马骑倡俳”之类儿童玩具的实物中,可以看出当时模制工艺与捏塑工艺的水平均已达到相当精致的程序。我省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两枚距今6000多年的陶哨,它们用细泥捏成,保存完整,形状大小相同,表面光滑。灰黑色,如橄榄形状,上下贯穿一孔,吹起来“吱吱”有声。经过考古学家和音乐家们的考证,陶哨被认为是我国最古老乐器埙的最早形式。由于陶哨用泥捏成,口吹即响,所以民间又称“泥叫叫”。 陕西民间陶哨具有独特风格,尤其以西安市鱼化寨的泥叫叫更是远近闻名,鱼化寨的泥叫叫造型浑朴小巧、洗炼大方,声调古朴、雄壮、色彩鲜艳,通过纯手工工艺搓捏成型,木屑煅烧,题材广泛,尤以中国民间传统的十二生肖图案最富盛名。鱼化寨泥叫叫是产于陕西西安西郊鱼化寨的一种指头粗细、长约寸半的泥哨,相传始于清代,通体黑色,上绘红、黄、白色花纹,罩以蛋清,以防吹哨时颜料弄脏嘴唇。其造型浑朴,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它的表现内容极为广泛,有历史典故、戏剧人物、吉祥图案、花卉鸟兽等,多以水浒、三国人物为题材,鱼化寨制作的泥叫叫,头部和背后有两个小孔,可吹响,造型简练,突出形象特征,形象以传统戏曲人物、秦腔剧中人物和历史神话人物为主,是关中民间小地摊上买的一种小耍货,质朴小巧,洗练大方,有鲜明的地方民间艺术特色,很受人们喜爱。鱼化寨泥叫叫是一种彩色的低温陶玩具哨子,常用红、绿、黄、黑、白、蓝等色,对比强烈,主次分明,鱼化寨地区具有适于烧陶的优质黑土,所以,从清代到民国,这一带以制作泥叫叫为业的民间艺人相当多,也出现了不少优秀者。
鱼化娃娃哨传承谱系
第一代:清末—1949 泥人杨、樊、户县张,形象不详第二代:
杨永全 1949-1964
第三代:杨广元 、杨云峰
第四代:杨云峰
第五代: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