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遗

西安市的市级非遗项目——狄寨竹篾子灯笼编织工艺

发布时间:2021-10-18 09:57:45 | 来源: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臻

竹篾子灯笼编织在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塘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由王学坤的祖上传承下来的。新春佳节、婚庆喜宴,都少不了竹篾子灯笼来烘托气氛,以示吉祥。它也作为当地群众祝福平安、祈求长命百岁的吉祥之物而保仔下来。

竹篾子灯笼主要有3种:寡灯(最大)、中灯、星星灯。寡灯是娘家为新出嫁女儿在婆家过的第一个新年送的,送灯形式叫追灯;中灯、星星灯是舅舅为外甥送的。所有灯笼都是用大红色皱纹纸贴面,而且只贴中间一部分,两边仍露出细致的竹篾子。

灞桥狄寨竹篾于灯笼编织工艺可分为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踏底子、分篾(捻篾)、编织、收口、烘烤、捏圆、滚浆、糊纸14步。编织时,选取当地或陕南优质竹子,按所编灯笼的人小截取,浸泡数日;把泡好的竹节分为四层,将挑选好的约两公分厚的竹片再分成两分、四分……用嘴扯的方式用力均匀地将竹篾子扯开。然后,将竹篾按一定数量摆放在一起,踏(编)好底子。再分篾,按照一分为二的方式,把踏好的底子一一分开,使其逐渐扩大。编织时手劲要均匀,编好后再把刺出的篾子插进灯笼内部,使其表面光滑无痕迹。成型的竹篾子灯笼上面口人,下面口小,下面可放蜡烛、煤油灯。成型的竹篾子在火炉边烘烤、捏圆,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再将捍圆的灯笼在浆糊上面滚均匀,只滚中间部分,把皱纹纸裁成约莫10公分宽,细心地糊在灯笼中间。糊好的灯笼要及时在火炉上烘干。灯笼有葫芦灯笼、花瓶灯笼、火葫芦灯笼等若干种。

2007年5月,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