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遗

西安市的市级非遗项目——华夏财神信仰习俗

发布时间:2021-10-18 10:17:50 | 来源: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臻

民间信仰华夏财神起源于周至县集贤镇赵大村。该村地处秦川腹地,南依秦岭,北临终南镇,西与道教圣地楼观台毗邻,东与隋唐鼓乐集贤镇相连。据相关资料显示 [1] ,该村占地5000余亩,人口3008人之多,历史悠久,文明遐迩。华夏财神赵公明元帅诞生在这里,它是财神的故里。周至旧县志载文:“华夏财神姓赵名朗,字公明号玄坛元帅。《道书》有证:赵元帅者终南山人,旧县志又载“邑东南方有赵大村,相传为玄坛元帅赵公明故里”。该村原名枣林村,后因赵公明官至大夫而得名为赵大村。

赵公明早年因担柴卖草,赒贫济困。买卖求财,使之宜利,主持公道,匡扶正义。后受福禄寿三神点化,他食桃为仙,民间敬之为财神。《封神榜》亦载: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封之为“上清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主管人间钱财,由是人们更把赵公元帅奉若至圣至真财界真神,并敬之以求福财,流传古今逐成习俗。

从远古的商周到秦汉隋唐元明清13朝,改革开放以后百废俱兴,财神故里从筑坛搭棚设牌祭祀,到建词兴庙改殿,规模愈来愈大,到涉及大江南北,海内外以至整个华夏神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无不敬奉财神。

由此产生出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礼仪文化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构建和谐稳定社会起着积极作用。

从1998年恢复民间信仰祭祀华夏财神文化活动,受到省长袁纯清、市长冯煦初等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多次考察这里。《人民日报》,《陕西日报》,《中国农村报》,《西安晚报》等都报道过此方面的消息。任法融,周明,张学文,丁济堂等知名人士也先后提词盛赞过这里。 

历史渊源编辑 语音

相传公明年少时,以担柴卖草为生,常赒贫济困,除瘟剪疟,曾入黑水峪擒黑虎为民除害。又从戎护稷官至元帅大夫,古碑文载:“元帅之功莫大,上帝嘉其功”,差福、禄、寿三神点化,他食桃为仙,《封神榜》载:姜子牙受元始天尊之命,封他为上清正一金龙如意龙虎玄坛真君、帅曹宝、肖升、姚尔益、乔有明主司民间钱财,遂成天下奉之的五路财神,财神故里筑庙奉祀,几千年已成习俗,其影响遍布全国。民间多以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为求财节,农历三月十五日为神诞节,六月初六日为古庙会,八月十五日为还愿节。每临节日,财神故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礼仪活动,并有大戏马角、社火助兴。此俗历经周秦汉唐宋后,由于外民族入侵,在民族战火中,财神故里赵公明庙荡然无存。

1581年(明万历九年),地方儒官财神故里村人李可嘉目视财神庙倾塌发出慨叹!“吾辈生于财神故里地,岂能坐视不顾”。于是召唤故里能工巧匠,“输地壹拾贰亩”重修玄坛赵元帅庙于故里村中央,并立有重修玄坛赵元帅庙碑一通,此碑和碑文连同其它一些有关财神、财神庙的文物资料一直由李门世家珍藏,成为研究财神文化的重要依据。

1900~1908年(清朝光绪年间),财神故里公明庙历经风雨侵蚀再次行将倾斜,故里李氏可嘉后裔再次倡导重新修复庙宇,此次修复规模宏大,伴随祭祀活动而来的是:财神故里赵大村,百工杂流聚集,街道繁华喧闹,终年四季,人流不断,大街小巷,水泄不通,朝庙上香,求福祈财,盛况空前,当时人称“小北京”。

古时,财神故里较为低洼,常有洪涝危害,对此财神显圣莲花池,以龙显象,尾画地形图为蚰蜒河,从此涝洪顺河而下,水患排除殆尽。

1929年(民国十八年),大旱三年,颗粒无收,可财神故里蚰蜒河流域田禾茂盛,收成颇丰。

1997年7月10日(农历1997年六月初六日)雨过天晴,有双虹落宫之兆,第二年将重修了公明财神庙等等,动人故事枚不胜举。

解放以后,破旧立新,神像被毁,庙房被当做学校教室,后又改为保管室,又经十年文革浩劫,财神文化再次荡然无存。

改革开放以来,在财神故里李可嘉第十一代后裔李巨才的倡导和带领下依靠台湾同胞的资助,于1998年再次修复了财神庙,再次弘扬了财祖大业。财神庙前殿后殿临立,中国财神故里赵公明纪念馆高耸,祭祀和敬奉财神的民俗礼仪传遍全国各地和海内外。相关报纸、电视台都传播了此方面的消息,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立项开发财神故里文化。 

主要内容编辑 语音

祭祀礼仪以正月初一到十五日的求财节;三月十五日的神诞节;六月初六的古庙会、八月十五的还愿节为主要时日。祭祀礼仪分敬神、迎神、求签、还神、送财气、财神舞等仪程。

一、敬神是指香客如何上香礼仪,主要议程是:

1、斋戒,净手:即上香前先要求上香者必须用清水斋戒洗净双手,以表对神的尊敬。

2、燃烛:意在照亮人神间的通途。上香:向主神位上三支香于香炉,意在向神灵打招呼。上香后再行三叩首(三叩九拜),表示对神的虔敬。

3、上供:

将供品摆放于神前供桌,供品多少由心,一般有金猪或三牲礼酒,亦可以带五个生果,一碟斋菜作为供品。

4、化钱、诵经:

化钱:将自己所带纸钱,黄表或衣、钵、紫金一并焚烧于神堂前,在次期间如有经师可一并吟诵经文,表示对神的奉慰。

5、上表文:即祈祷:将自己求神的心愿写出表文秦报(诵读)焚化于神前。

二、迎神者即祈福求财消灾度厄,请像开光等。祈福求财是由主赐人为求神者主持求财祈福、消灾度厄等道场。请像开光礼仪,由道士或居士主持在上表文一项进行。

三、求签:

想知后事吉凶,可于此项向神求取签文,注意每次只能问一件事。

求签礼仪:

分跪拜,手握签筒,静心祈祷,抽取签号,叩拜,求解签文等程序,在上表文一节进行。

四、还神:还神亦即谢神,就是在求神应验以后向神还愿,还神礼仪一般有上香、叩头、礼拜、上供、挂红、送匾、明烛、燃灯、放鞭炮等。

请像开光礼仪:

由居士或道士主持,在上表文一项进行。

五、送财气习俗礼仪:

大年初一清早财神故里赵氏后裔人装扮成财神或抬上财神像,带上财神宙版印神帖鞭炮,前有童男童女各一人装扮成赐财童子,后有乐器锣鼓队,还有经师班组成送财气队伍。

队伍出发后,鞭炮轰鸣,乐器响奏开坛曲,经师班吟诵财神经,赐财童于跳跃,前呼后拥朝着各行各业门面店铺进发喜送财气。队伍每到一处门前,如见店主鸣放鞭炮迎出门外,两赐财童子手拿财神帖子活蹦乱跳口喊“财神到”将神帖喜送至门主人手中,店主喜送财礼后,将神帖安祭店中,应验后来庙还愿,此为送财气习俗礼仪。

六、 财神舞:

1、是在各神节举行的一种财神舞蹈。分迎祭财神、财神礼(五路财神出场表演)和赐财宝三节。

2、财神显圣故里行:

是在迎接团体贵宾时演出的一种大型舞蹈。分担柴卖草、扶贫济困、上山伏虎、除瘟剪疟、食桃为仙、黄河布阵、祭坛受封、魂归故里、财赐天下、喜送财气几节。

方圆几十里百姓有施之礼仪道场一场,富甲保民一方,来过财神庙一趟,五业生意兴旺的说法。 

基本特征编辑 语音

财神故里敬财神祖祭祀礼仪千古流传,自成体系,基本特征如下:

1、依存于祭祖特征:此种祭祀礼仪依附于对先祖的纪念和崇拜,浸透着由衷的民族情感。

2、具有民俗文化特色:无论从作品的制作或吟诵经文,敲锣打鼓都具有一定的艺术美和音乐美。

3、具有丰富精神生活的特征:每举行一次礼仪活动,参与者都感受到精神享受。 

重要价值编辑 语音

祭祀财神礼仪活动自一九八六年正式启动以来,受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人士的重视。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五日,台湾大理市竹枝坑佑福宫组织的“大陆祖庙朝圣团”40余人,不远万里,连续三年六次专程前来赵大村财神庙,进香祭拜,追宗怀祖。

挖掘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有以下重要价值:

历史价值:祭祀财祖礼仪,包涵了大量的古文化信息,研究挖掘祭祖礼仪,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礼仪文化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政治价值:依据这项活动的影响,开展此项活动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加强大陆和台湾以及海内外其他同胞的友好往来,有利于完成统一祖国大业。

经济价值: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开发旅游产业,有利于振兴地方经济。它对构建和谐稳定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濒危状况编辑 语音

改革开放以来,虽经发起人等的努力,促进财神故里文化有了很多的发展,但缺乏统一管理,致使许多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许多文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人文景观得不到恢复,许多配套设施赶不上去,有收入得不到合理的应用,保护和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此种状况,导致此文化遗产陷于严重危机,如不抢救,将濒灭亡。 

相关器具与制品编辑 语音

祭祀礼仪使用的祭品有:

香火、蜡、表、转运宝牒、平安符、金斗、大元宝、冥钱银纸、衣、钵、花纸、禄马、糖果、茶、酒、三牲(金猪、鸡、渔)等。

相关的器具有:

钟、鼓磬、神签、香炉以及锣鼓、乐器、鞭炮等。

制品及作品有:

财神神帖、签文、《上香经》、《朝圣经》、《赐财经》、《财神经》、《消灾度厄经》财神像、财神法器、财神纪念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