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户县曲子主要流布于户县和眉县等地,它萌芽于明代正德年间,形成于清代初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户县曲子采用清曲坐唱的方式演出,演员不化妆,俗称“地摊子”,多在节庆、庙会、红白喜事等场合演出。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板胡、笛子、四页瓦和撞铃为辅助乐器,有时还加入碟子。
户县曲子的唱腔音乐属曲牌联缀体,其中包括36个大调和72个小调。大调较为古老,曲体结构复杂,旋律富于变化,拖腔悠长委婉,演唱难度大;小调多为民歌小曲,结构精短,旋律流畅。户县曲子演唱时往往根据内容来选择一些音乐情绪与之相适应的曲调,而后将这些曲调有机地加以组合,使之能完整地表现一种场景或人物的心理流程,像《五更鸟》即用了【月调】、【慢五更】、【岗调】、【戏秋千】等9个曲牌,《百戏图》更进一步用了【月调】、【银纽丝】、【劳子】等11个曲牌。套曲联缀有自身的规律,既灵活又严谨,如起腔为【越调】,尾声仍须用【越调】;起腔为【背尾】,落尾亦同样是【背尾】,等等。
户县曲子传统曲目已知的有《皇姑出家》、《寡妇验田》、《秦琼观阵》、《王大娘顶缸》、《雁塔寺祭灵》等一百五十余种,按其题材内容可分为风俗、演义、传奇、灵怪和开篇小曲等五大类。目前,户县曲子的传承面临困难,急需有关方面积极扶持,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