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东仓乐社
西安鼓乐是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地区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亦有“长安古乐”“西安鼓吹乐”“西安古乐”等诸多称谓。西安鼓乐保留了唐宋以来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艺术传统,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的记谱方式源自唐代的“燕乐半字谱”,乐器以中国传统的笛、笙、管等为主,乐曲含有唐以来各代民间音乐的成分,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西安鼓乐在民间历经千年流传,遵循严格的师承关系,以农民为根基发展至今。它的大量传谱曲目丰富了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集贤东村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顾景召传授照片
携带中国古代音乐基因
西安鼓乐依附于民间宗教聚会(庙会)的“迎神赛会”和民俗中的“祈雨”等活动;依照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形成了各有不同仪仗、仪式和曲目的“行乐”与“坐乐”两种表演形式;它还有一种在庙会表演中以合唱形式呈现的声乐部分,称为“念词”。
传统朝山进香
西安鼓乐的坐乐与唐大曲的形式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从鼓乐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唐代燕乐的部分原貌,此外还有宋教坊音乐的痕迹,以及元、明、清各代戏曲音乐的成分等。在形式、曲式、曲牌、乐器、谱式宫调系统等多个方面都与唐以来各朝代多类艺术形式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
2012年,南集贤东村、西村乐社在赵庚辰95岁寿诞暨从艺80年晚会上表演斗乐
西安鼓乐主要分布在西安城区及沿终南山的周至、长安等地。根据西安鼓乐各乐社的分布和师承关系、曲目及演奏风格,分为城乡两路和僧、道、俗三派。乐社内部自相授受的传承关系保持至今。各家各派的风格,是由各乐社艺人通过吟唱向艺众传授曲目的不同而形成,这种吟唱,乐界通称“韵曲”。
外国学者在何家营乐社访问交流
鼓乐以管子、笛子主奏,编制为笙、管、笛、锣、鼓、铙、钹、梆子,演奏这些乐器需要高超的技巧。
采用中国古老的记谱方式
目前西安各鼓乐社所使用的乐谱,依然是古代的半字谱,全为手抄传本。其沿用着中国唐、宋时期的记写方式,这是中国最古老的采用汉字符号的记谱方式之一,其记谱形式以“上、尺、工、合、六、五、一”分别来表示“do、re、mi、fa、sol、la、si”,在汉字下方画斜线和在汉字旁加部首(例如加“亻”等)来表现音高。
西安鼓乐使用的工尺谱
有的音符与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写本《唐人大曲谱》相同,为燕乐半字谱乐谱,至宋代即为俗字谱,如张炎《词源》中所记的谱字、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谱、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谱等,一直发展到明、清通行的工尺谱。现存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安鼓乐手抄谱珍藏本的谱字与宋代姜夔十七首自度曲所用的谱字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这一珍藏本历史久远,是明清以来已渐在全国失传的俗字乐谱。
据统计,目前现存的手抄谱本约100卷,3000多首曲目,已整理出的有1100多首。这些曲目保存了9世纪以来唐宋大曲、宗教吟唱、戏曲曲艺音乐、民间小调等极其丰富、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曲目和曲谱。其曲体曲式结构宏大,采用曲牌联缀形式,单曲都在20分钟以上,套曲长达2小时。
传承于民间与农民血脉相连
在西方大型交响乐中,乐队指挥和乐谱是不可或缺的。而西安鼓乐的演奏则全程无乐谱、无指挥,这就要求乐队成员必须将唱调烂熟于心,准确把握笛、锣、鼓等多个传统乐器的进入时间。
2005年,百名农民晋京演绎中国古代音乐史诗(北京海淀剧场)
更为难得的是这样的一支乐队,成员多为毫无专业音乐知识的农民。不似宫廷乐曲的传承,西安鼓乐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白天,艺人们一边在田间劳作,一边哼唱着鼓乐的曲调;夜晚,师傅在前教授,他们用筷子敲击着身前的长凳,练习节奏……这是西安鼓乐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汇报片片段。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原生态的文化遗存,打动了世界,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西安鼓乐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何家营乐社老照片
原陕西省文化厅随即在原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成立了西安鼓乐研究保护中心,目前,已纳入中心保护的有六家民间传统鼓乐社:都城隍庙鼓乐社(西安市莲湖区)、何家营鼓乐社(西安市长安区)、南集贤东村鼓乐社(西安市周至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西安市周至县)、东仓鼓乐社(西安市碑林区)、大吉昌鼓乐社(西安市碑林区)。乐社成员包括农民、教师、退休工人、学生等。这些乐社都有自己严格的师承关系,代代相传。其中何忠信、顾景昭、田中禾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西安鼓乐一代宗师安来绪击鼓
推进鼓乐保护发展弘扬传统文化
对西安鼓乐的保护与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国内诸多音乐史学家、音乐学家、音乐演奏家,都对这一乐种倾注精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西安鼓乐民间人文环境的改变,以及老艺人的相继谢世,使得西安鼓乐的生存状态日趋衰落。面对这种现状,原陕西省文化厅和西安鼓乐保护责任单位制定了长期的、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收集整理了大量一手资料,编印了《西安鼓乐大典》《西安鼓乐曲集》等一大批纸质影像资料,对西安鼓乐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2013年,第七届西安鼓乐艺术节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省艺术节、“国风秦韵”陕西文化展演等重要场合都给西安鼓乐提供了展示平台。原陕西省文化厅给每家民间传统乐社提供了活态传承的专项保护资金,累计近200余万元;同时强化西安鼓乐的功能性保护,大力支持民间乐社演出活动,鼓励各乐社恢复朝山进香、庙会展示等民俗功能性演出活动;启动西安鼓乐传承发展十大工程,培养、认定、扶植一批西安鼓乐传承人,建设西安鼓乐展示及学术研究基地(博物馆)。同时,将西安鼓乐演出纳入陕西省惠民演出。
2015年6月,西安鼓乐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演出
近年来,西安鼓乐与旅游等多个领域融合发展,逐步扩大宣传维度,拓展生存空间,不断增加展示平台。在原省文化厅的组织下,走出国门,多次赴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开展宣传展示活动,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先后来西安了解、学习鼓乐。同时,开展的“西安鼓乐进校园”活动遍及西安、延安、北京、上海及台北、花莲等地几十所大中院校,在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的演出反响尤为强烈,让青年学生面对面、零距离地直接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2011年4月南集贤东村乐社与西村乐社在西安文化遗产博览会
西安鼓乐携带着中国古代千余年的音乐基因,在保证其原汁原味的艺术基础上,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已经成为陕西省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有力推动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010年6月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亘古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