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走进唐代的“外交之门”

发布时间:2021-07-13 14:43:19 | 来源:西安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闫景臻

走进唐代的“外交之门” (2).jpg

登上明城墙,你是否会在脑海里想象着盛唐时期长安城墙的样子?城墙之下,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会告诉你答案。

从小南门内西行,穿过报恩寺街,便来到含光门。隋唐修建的含光门城门一直沿用至北宋,到元代,这座城门被封闭,明清时期,西安城墙几经修建,但含光门遗址一直被包在明清西安城墙内。西安市于1986年、2004年先后两次对唐含光门进行考古发掘,门道遗址、城墙断面遗址、过水涵洞遗址,承载着千余载的悠悠岁月,向人们诉说着昔日唐长安城的雄浑气势与富丽繁华。

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2008年9月建成开放,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主要展示隋唐含光门门道遗址、城墙断面遗址(包括隋唐、唐末五代、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的城墙遗址)和隋唐长安城皇城过水涵洞遗址,真可谓 “千年历史,齐聚一室”。

走进唐代的“外交之门” (4).jpg

在唐长安城总体布局图面前,工作人员为记者详细讲解了唐时含光门的重要地位。含光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名字象征着“含弘光大”之意,是隋唐长安城皇城南城墙自西向东的第一座城门。含光门沟通着皇城与外郭城,城门内是唐朝中央行政衙署,政商云集,群星闪耀。门内以西为大社,皇帝在此亲祭土地神,祈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门内以东为鸿胪寺和鸿胪客馆,大批外宾与遣唐使通过陆路或海路交通来到长安,由鸿胪寺专司的职员与译语人员统一管理;鸿胪客馆则是接待国外和少数民族首领、官员、重要客商的国宾馆。鸿胪寺执掌外交事务,更执掌着丝路上的贸易、文化、科技的往来。当年,丝路上的使节与客商经含光门进入西市,迎来了一车车满载的异域珍宝,又送走了无数的丝绸与瓷器。含光门是“外交之门”,闪耀着唐朝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是对外文化经济交流的窗口。

隋唐含光门的复原模型引人驻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模型是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学家及建筑学家对唐代城门的复原设想,邀请了一位非遗大师采用精致的木构件按照1:10的比例复原。下方有三个方形门道,其上是气势恢宏的城楼,可以想像,当年凭栏而望,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便尽收眼底。

隋唐含光门门道遗址,是唐长安城考古发掘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门遗址。由纯净黄土版筑而成,长37.4米,宽19.6米,三个门道宽度不一,中间门道宽5.72米,为御道,是皇帝在举行重大礼仪活动时进出的门道;两侧门道宽5.35米,是百官与使节出入皇城的通道。门道之间的隔墙均3.07米,门道设石门限,为减缓车速之用。中、西门道保留着唐代的路面,东门道保留着唐代、宋代两层路面。从中西两门道的路面灰烬和红烧土的遗迹看来,含光门在唐末被火烧过。

走进唐代的“外交之门” (1).jpg

城墙断面遗址上,1400多年的历史生动地呈现其中,按时间可分为五大城墙文化层。最早的层位是隋唐时期,当时城墙筑法是先于地平下掘坑槽,再以层层填土夯实,再于其上起墙夯筑。唐末五代的夯土层,为唐末佑国军节度使韩建补筑,使得隋唐皇城城垣变厚增宽。宋元夯土层处于断面中心,质地密实,再加厚城墙约1.5米以上。明清夯土层,在断面所占面积最大,清晰地呈现了构筑技法,此次构筑为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年)扩建,在旧城墙体的南北两侧与上部加筑夯土,隆庆二年(1568年)改土城为砖城,以上筑垛墙,垛墙高1.8米,将以前所筑城墙墙体全部包筑于内,即为西安府城城墙。现代修葺层修补了城墙缺失的夯土,1983年开始,西安大规模修复古城墙,历经几代人的修复,2004年,周长约13.7公里的城墙得以贯通。

隋唐长安城皇城过水涵洞遗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古代长安人筑城的智慧。覆于隋代所建夯土城垣之下,采用当时先进的砖结构,现存涵洞遗址为东壁与少量拱券部分,东壁残长9.6米,壁厚0.95米,直壁高1.5米,涵洞断面面积为0.9平方米。拱洞外南北两侧各埋设有大石条,石条上相对凿有三个菱形方孔,内插铁栅,缝隙甚窄,保证水流通畅的同时,能够防范外人从涵洞进入皇城禁区,还可过滤垃圾。可以看到,隋唐时期,大型工程的过水结构已经发展成熟。

来城墙之下的这座含光门遗址博物馆看一看吧,在静默的黄土面前,感受大唐国门的气度。而走出含光门,你又能感受到车水马龙、美食扑鼻的市井之气。古今映照,别有意境。

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王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