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政务信息 > 

这一百多个市县为何被评作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 生态环境部权威解读

发布时间: 2019-11-15 | 来源: 央广网 | 作者: 陈锐海 | 责任编辑: 吕欣

近两年,生态环境部先后命名并公布了两批共9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2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近日又公示了拟命名的第三批85个“示范市县”与24个“两山”基地,并将于11月中旬正式命名、公布。

这些地方凭什么在全国几千个市县中脱颖而出,进而上榜,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示范市县”与“两山”基地有何区别?央广网记者就相关问题独家专访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有关负责人。

图为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与雅女湖,洪雅县在2018年12月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央广网:我国为什么要评选并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生态环境部: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借助各种载体和平台,聚集有利条件、聚焦重点任务、聚合各方力量,在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建设就是当前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

一方面,通过试点示范,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落实并转化为具有特色的实践探索任务,把宏伟蓝图转变成人民群众可感知的阶段性目标,形成一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活实证,将有效增强我们在生态文明领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另一方面,通过试点示范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将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试点示范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部署、重点任务指标化、任务化,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更重要的是,通过试点示范,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带动后进,以点带面,通过积小胜为大胜,聚沙成塔,一个个的试点示范将为全面建成美丽中国提供筑牢根基,是生态环境系统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央广网:符合哪些条件的市县才能入选上榜“示范市县”?

生态环境部:今年9月,我部发布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按照6大领域(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共设置了40项指标,每项指标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值要求。申报地区应满足示范市县各项指标要求。

其次,申报地区近3年不能出现以下六种情况。包括(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各类专项督查中存在重大问题,且未按计划完成整改任务的;(二)未完成国家下达的生态环境质量、节能减排、排污许可证核发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的;(三)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或生态破坏事件的,以及因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被生态环境部约谈、挂牌督办或实施区域限批的;(四)群众信访举报的生态环境案件未及时办理、办结率低的;(五)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结果为“一般变差”“明显变差”的;(六)出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

央广网:“示范市县”与“两山”基地,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

生态环境部:两者在建设内容上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在建设内涵方面,“示范市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全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样板。“两山”基地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平台,旨在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模式。

在建设范围方面,生态文明示范市县主要是针对市、县两级行政区。“两山”基地建设要聚焦在具有较好基础的乡镇、村、小流域等基本单元。

在申报条件方面,示范市县是达标创建,需满足建设指标要求。“两山”基地则重点强调“两山”转化,要具有典型的案例模式以及支持“两山”实践创新较为成熟的基础条件。

在监督管理方面,生态文明示范市县是每三年复核,满足建设指标要求,继续延续称号。“两山”基地强调指数评估管理,对获得“两山”基地称号满三年的地区,参考“两山指数”及实施方案推进落实情况开展复核评估。

央广网:目前命名的“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在空间布局上有何特点?

生态环境部:目前,我部命名了两批共91个“示范市县”和29个“两山”基地,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多层次推进、东中西部有序布局的建设体系。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所拥有的数量分别占45%、30%、25%。

东部相对较多,这一方面与东部地区工作基础有关,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程度高,也较早出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方面起步早、意愿强。另一方面,这也与发展条件有关,东部地区较早开放,可以聚集的资源和有利条件相对较多,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

为了使示范建设的布局更加合理,近几年我们在推动创建过程中,采取名额配给方法,增加计划性,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推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布局更加合理。

央广网:总体上看,已评选出的“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探索出哪些先进经验?

生态环境部:“示范市县”方面,形成了以标准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引领型、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绿色驱动型、以协同推进为主的均衡发展型等模式。比如,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依托生态本底,着力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等多项制度,探索形成了统筹、科学、精准、系统、全民创建的建设模式。

“两山”基地方面,形成了一些典型的“两山”转化模式。如,以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生态市场型”,他们依托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如,以产业转型为核心的“腾笼换鸟型”。他们对传统的工矿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实现了从牺牲生态到保护生态,从“吃山靠开矿”到“发展靠生态”。如,以扩容提质为核心的“生态延伸型”。他们围绕已有的生态产业基础,创新优化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大生态与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产业、大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央广网:目前,“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在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生态环境部:一些地方缺少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转化的合理路径模式,一些地方为了创建而创建、“前紧后松”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制定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央广网:第三批“示范市县”和“基地”何时公布?

生态环境部:我们将于今年11月中旬正式公布第三批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并于11月16日在湖北十堰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会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对第三批命名地区进行表彰授牌。

央广网: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如何引导“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发展?

生态环境部:我部将继续把规范化、制度化作为确保示范建设先进性的重要着力点,同时,注重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发展持续推进示范建设的提档升级。

第一,将“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和“两山指数”评估体系指标作为指导市县和基地发展的重要抓手。第二,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的监督管理力度,对于组织工作开展不力的、建设成效下降的、发生重特大生态环境事件的将视情况予以警告或撤销称号处理,在制度上进一步确保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成效。第三,加快建立“示范市县”和“两山”基地的交流培训机制,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两山”实践创新主题论坛等,为大家提供近距离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不断提升各地推进示范建设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