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政务 > 

志智双扶:全科医生、医共体让“看得好病、少生病”难题有解

发布时间: 2019-09-26 | 来源: 中美医疗集团 | 作者: 郭华伟 | 责任编辑: 吴一凡

2019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

image.png

3月19日至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率农工党中央调研组到贵州省大方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调研,我有幸成为调研组的一员。我们深入大方县陇公同心小学、新田村同心博爱家园、理化乡猕猴桃种植基地、达溪镇卫生院、银川村、恒大二村、店子社区同心博爱家园、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东校区、恒大医院,实地调研脱贫攻坚情况,并与同心全科特岗医生交流座谈。看着春光里,大方土地上渐浓的绿意与同心小学孩子们画笔下的美丽色彩,感觉这里到处充满着希望。可见,多年来大方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颇丰。

image.png

此行让我感触最多的要数3月20日,在达溪镇卫生院与同心全科特岗医生的座谈。在听取周开院长的现场介绍后,我们来到院综合楼四楼会议室进行座谈。在空间有限、布置朴素的会议室里,参会人员用点点滴滴的事例回顾了同心全科医生

特岗人才计划的诞生、成长历程,年轻的特岗医生结合自身学习、从业经历,畅所欲言,讲述了他们作为第一批接受资助、规范培训的特岗医生扎根基层所发挥的作用,表达了要到偏远的山区承当“健康守门人”、回报社会的意愿;提出了加强县乡村医共体建设,实行全科医生轮岗服务,实行县域医共体岗位排班制的诸多建议。这一切让我对健康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以及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实施的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还记得2014年10月,农工党中央启动了“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专门为示范项目提供支持和保障,破解医疗卫生人才下不到基层、在基层留不住等问题。后来从2015年2月2日,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基金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启动到在贵州省毕节市率先实施,积极探索引导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与农民签约服务,助力医改,以全科医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能发展”为目标进行实践探索。让我看到了健康扶贫虽然道阻且长,但是只要坚定信念和决心,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这大概就是扶贫扶志的有力印证。如今,看到自己也曾为此出一份力的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在大方取得如此成效,深感荣幸并颇为自豪。

3月21日上午,在大方县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了农工党中央定点帮扶大方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陈竺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image.png

座谈会上,就大方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海京,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任国胜,北京人民医院原院长王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主任于启林,农工党青岛市委会主委、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总院长宣世英,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刘健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我也在交流中得到了很大启发,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思考。

针对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国各个地区相应采取了综合医疗保障体系,为贫困群众提供超常规的全面兜底保障,看病就医负担大幅减轻。但是让贫困地区的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可以有效解决,“看得好病,少生病”却依然任重道远。

image.png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中之难,与此同时,基层医疗的“脱贫”更显得尤为重要。同心全科特岗医生人才计划在大方县的实践探索以及大方县医共体的建设,彰显出了内外动力联合对基层医疗“脱贫”的有效促进,这让“看得好病、少生病”的难题也有了解决办法。我也更进一步认证了我的思考,其实健康脱贫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基层医疗脱贫不仅仅是硬件和人才资源的脱贫,更多的还在于医疗技术水平的“脱贫”。

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政协副主席、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理事长王静成提交“关于全力推进精准健康扶贫工作的建议”。他建议:要进一步支持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金、设备等物质的支持也许能帮助基层医疗改善执业环境,但是基层真正缺乏的还是技术智慧的支持,人才计划可以让优秀医生资源下沉,但是原有基层医生的内生动力的激发更为重要。扶贫先扶志,更要扶智。先进的设备和资金支持到位,但是没有技术,基层医生仍然难以开展新的医疗项目,只有掌握技术,靠自己的努力提升,才能实现基层的医疗技术“脱贫”,也才能加快该地区的健康促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所以,从大方县回来,我第一的反思就是:要让自己变得强大,因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更好的担当责任和使命。中美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开展,也曾资金助力同心全科特岗医生人才计划,但是此后则应该更加有方向、有规划、有使命地参与到健康扶贫尤其是基层医疗扶贫的工作中去。在努力整合资源,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健康扶贫工作的开展:

第一,积极开展公益技术培训,加强医联体建设,扶持更多基层的医生学习掌握更先进的医疗技能,促进基层医疗脱贫。

第二,在现有的家庭医生服务基础上,为贫困患者建立档案、签订健康服务协议书,定期上门为贫困患者提供诊疗、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个性化服务。帮助贫困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努力的改变自己的生活,最终摆脱贫困境界。

第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让我们的医生走出去,进社区、进农村,做好科普,促进预防。预防是上策,筛查是中策,治疗是下策,防患于未然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上上之策。

第四,积极开展疾病筛查尤其是早癌筛查的公益项目,让大病尽早被扼杀在摇篮里,阻止因病致贫的事件发生。

古语有云:“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真正的贫穷是思想、见识和爱的贫穷,更可悲的是对这种贫穷的麻木和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扶贫扶志,更要扶智,让贫困的人有志所趋,转变思想、拓展见识,更要让贫困的人心中充满期待与希望。作为医疗创业者,有责任去担当一份健康扶贫的使命,助力基层医疗脱贫,帮助基层医疗队伍提升服务能力,最终促进疾病预防,降低疾病发生率,从源头上避免因病返贫。尽管道阻且长,但必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