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海洋日记:广州要把海洋经济与生态发展“并肩挑起”

发布时间: 2019-07-17 | 来源: 央广网 | 作者: 张胜强 | 责任编辑: 胡俊

<span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span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海洋日记:广州要把海洋经济与生态发展“并肩挑起”_央广网</span></span>

        央广网广州7月16日消息(记者张胜强)“以前,航海是一项艰苦又危险的职业,要是船在海上遇难,船上幸存的人会将想说的话写在纸上,装入酒瓶后抛入大海,希望瓶子能被其他船只或岸上的人所看见。船员们的家属则会在岸边期盼不要见到瓶子,希望亲人能平安归来。为了祈求平安,新船下水便有了“掷瓶礼”,将一瓶香槟掷在船首击碎,期望这艘新船今后的航行顺利平安……”

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职员彭永桂动情的介绍着“掷瓶礼”的由来,在他看来,这个仪式已经不仅仅寄托着对新船顺利下水的祝福,更有着广船国际65年来一路走到中国制造业500强,所制造的船舶已在全球各个海洋航行的自豪与感动。

广船国际年造船能力达到350万载重吨,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船舶开发和设计中心。(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 摄)

据《2018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广东18年新注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发、生产与服务活动企业131家。广东在积极打造高端智能海洋工程装备超级产业,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取得突破,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先已建成广州南沙、深圳蛇口、珠海高栏港等一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并逐步形成珠江东西岸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在广船国际的观景台山下,有着一排排的龙眼树。在这里,每交付出去一艘船舶,船工们就会以嫁女儿的心情在这片草坪上种上一棵龙眼树,每年的七八月份,青葱的树桠间便会长出龙眼,当初参与建设的船工们就能把自己的“成果”带回家品尝。

在观景台山上,庞大的造船产线一览无余,符合世界各主要船级社规范要求的40万载重吨以下的各类船舶在这里投产出厂,眺望不远处,2018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57万TEU的广州港南沙港区也正在大显身手。

走近港口码头,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辅助工作,为可能从153条集装箱班轮航线归来的船舶做着下次出发的调整与测试,或许再过不久,这些工作就都可以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进行自动化操作。

广州港南沙港区主岸线长5718米,可操作世界最大型集装箱船。(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 摄)

2018年6月,广州港集团与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根据“智慧港口”建设理念,打造信息化国际大港;2018年9月,南沙四期开工,这个项目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水平运输无人驾驶集卡自动化码头,计划2021年投产;2019年5月,广州港集团与广州市港务局、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五方代表,签署大湾区5G港口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推动5G与智慧港口建设的深度融合……

站在新的风口上,广州港将以此为契机,不仅在自动化码头、绿色码头、智慧码头方面提供5G部署方案,还将基于5G、区块链、自动驾驶等技术来促进港口运营管理优化、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站在港口大楼向下望,便是码头关口,排成长龙的运输车辆正在进进出出,其实很难想象,在离这不到10公里的路程,有着一片总面积约10000亩,栖息着180余种鸟类的南沙湿地。

南沙湿地为周边地区起着防风消浪、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被誉为“广州之肾”。(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 摄)

其实南沙湿地是为人工形成,这里原为珠江入海口滩涂,在上世纪围海造田中成陆,在围海造地过程中,注重保持农耕水养的产业结构和土地的原始状态,吸引了大量的候鸟来此过冬。

90年代,围垦人逐渐注意到了湿地这一不可多得的生态优质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人工改造,有序开挖河道,通过水闸放养一些鱼、虾等水产,在围内种植红树林和芦苇、荷花等多种植物,渐渐营造出一个日趋成熟的湿地生态系统

在1995年创建湿地管理机构之后,逐年加大了对湿地的恢复、保护与旅游开发建设,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荷花飘香、万鸟齐飞”的的美景。

南沙湿地作为广州乃至广东综合生态保护的亮点,不仅在于它日益扩增的规模与人流,而是它身处海洋产业集聚的南沙地区中心,反映了我们对于发展蓝色国土的的考验与选择。

它可以作为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也可以作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考场: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那么高质量发展永远也是缺了一块的。